如何發展環保事業?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環境保護的專業知識——給排水專業知識100問。
26、輸水管材應如何選擇?
答:輸配水管道材質的選擇,應根據管徑、內壓、外部荷載和管道敷設區的地形、地質、管材的供應,按照運行安全、耐久、減少漏損、施工和維護方便、經濟合理以及清水管道防止二次汙染的原則,進行技術、經濟、安全等綜合分析確定。
27、金屬管道防腐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金屬管道內防腐宜采用水泥砂漿襯裏,外防腐宜采用環氧煤瀝青、膠粘帶等塗料。
金屬管道敷設在腐蝕性土中以及電氣化鐵路附近或其他有雜散電流存在的地區時,為防止發生電化學腐蝕,應采取陰極保護措施(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或犧牲陽極)。
28、清水調節池的容積如何確定?
答:清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產水曲線、送水曲線、自用水量及消防儲備水量等確定,並滿足消毒接觸時間的要求。當管網無調節構築物時,在缺乏資料情況下,可按水廠高日設計水量的10%~20%確定。
29、水源選擇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水源的選用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後綜合考慮確定,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水體功能區劃所規定的取水地段;可取水量充沛可靠;原水水質符合國家有關現行標準;與農業、水利綜合利用;取水、輸水、淨水設施安全經濟和維護方便;具有施工條件。
30、簡述取水工程的任務?
答:取水工程是給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任務是從水源地取水,並送至水廠或用戶。
31、地下水、地表水作為供水水源應分別滿足哪些要求?
答:用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時,應有確切的水文地質資料,取水量必須小於允許開采量,嚴禁盲目開采。地下水開采後,不引起水位持續下降、水質惡化及地麵沉降。
用地表水作為城市供水水源時,其設計枯水流量的年保證率應根據城市規模和工業大用戶的重要性選定,宜采用90%~97%。
32、地下水取水構築物的位置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位於水質好、不易受汙染的富水地段;盡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區;施工、運行和維護方便;盡量避開地震區、地質災害區和礦產采空區。
33、簡述地下取水構築物型式及適用條件?
答:管井適用於含水層厚度大於4m,底板埋藏深度大於8m;大口井適用於含水層厚度在5m左右,底板埋藏深度小於15m;滲渠僅適用於含水層厚度小於5m,渠底埋藏深度小於6m;泉室適用於有泉水露頭,流量穩定,且覆蓋層厚度小於5m。
34、地下水取水構築物的設計應滿足哪些要求?
答:有防止地麵汙水和非取水層水滲入的措施;在取水構築物的周圍,根據地下水開采影響範圍設置水源保護區,並禁止建設各種對地下水有汙染的設施;過濾器有良好的進水條件,結構堅固,抗腐蝕性強,不易堵塞;大口井、滲渠和泉室應有通風設施。
35、大口井的深度及直徑如何確定?
答:大口井的深度不宜大於15m,其直徑應根據設計水量、抽水設備布置和便於施工等因素確定,但不宜超過10m。
36、防止大口井水質被汙染的措施有哪些?
答:進人孔應采用密封的蓋板,蓋板頂高出地麵不得小於0.5m。
井口周圍應設不透水的散水坡,其寬度一般為1.5m;在滲透土壤中散水坡下麵還應填厚度不小於1.5m的粘土層,或采用其他等效的防滲措施。
37、滲渠中管渠的斷麵尺寸如何確定?
答:水流速度為0.5~0.8m/s;充滿度為0.4~0.8;內徑或短邊長度不小於600mm;管底小坡度大於或等於0.2%。
38、地表水取水構築物位置的選擇應滿足那些要求?
答:位於水質較好的地帶;靠近主流,有足夠的水深,有穩定的河床及岸邊,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盡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淩、冰絮等影響;不妨礙航運和排洪,並符合河道、湖泊、水庫整治規劃的要求;盡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區;
供生活飲用水的地表水取水構築物的位置,應位於城鎮和工業企業上遊的清潔河段。
39、岸邊式取水泵房進口地坪的設計標高如何確定?
答:當泵房在渠道邊時,為設計高水位加0.5m;當泵房在江河邊時,為設計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必要時尚應增設防止浪爬高的措施;泵房在湖泊、水庫或海邊時,為設計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並應設防止浪爬高的措施。
40、簡述取水構築物進水口的高度是如何規定的?
答:(1)位於江河上的取水構築物底層進水孔下緣距河床的高度,應根據河流釣水文和泥沙特性以及河床穩定程度等因素確定,並應分別遵守下列規定:
側麵進水孔不得小於0.5m,當水深較淺、水質較清、河床穩定、取水量不大時,其高度可減至0.3m;頂麵進水孔不得小於1.0m;
(2)取水構築物淹沒進水孔上緣在設計低水位下的深度,應根據河流的水文、冰情和漂浮物等因素通過水力計算確定,並應分別遵守下列規定:
頂麵進水時,不得小於0.5m;側麵進水時,不得小於0.3m;
虹吸進水時,不宜小於1.0m,當水體封凍時,可減至0.5m。
41、取水構築物進水孔格柵的柵條間距如何確定?
答:取水構築物進水孔應設置格柵,柵條間淨距應根據取水量大小、冰絮和漂浮物等情況確定,小型取水構築物宜為30~50mm,大、中型取水構築物宜為80~120mm。當江河中冰絮或漂浮物較多時,柵條間淨距宜取大值。
42、取水構築物進水孔格柵的過柵流速如何確定?
答:進水孔的過柵流速,應根據水中漂浮物數量、有無冰絮、取水地點的水流速度、取水量大小、檢查和清理格柵的方便等因素確定,宜采用下列數據:
岸邊式取水構築物,有冰絮時為0.2~0.6m/s;無冰絮時為0.4~1.0m/s;河床式取水構築物,有冰絮時為0.1~0.3m/s;無冰絮時為0.2~0.6m/s。
43、虹吸管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答:進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數量及其管徑,應根據低水位,通過水力計算確定。其數量不宜少於兩條。當一條管道停止工作時,其餘管道通過的流量應滿足事故用水要求。
進水自流管和虹吸管的設計流速,不宜小於0.6m/s。必要時,應有清除淤積物的措施。
虹吸管宜采用鋼管。
44、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水時,應符合哪些規定?
答:粉末活性炭投加點宜根據水處理工藝流程綜合考慮確定,並宜加於原水中,經過與水充分混合、接觸後,再投加混凝劑或氯。
粉末活性炭的用量應根據試驗確定,宜為5~30mg/L。
濕投的粉末活性炭炭漿濃度可采用5%~10%(按重量計)。
粉末活性炭的貯藏、輸送和投加車間,應有防塵、集塵和防火設施。
45、采用高錳酸鉀預氧化時,應滿足哪些規定?
答:高錳酸鉀宜在水廠取水口加入;當在水處理流程中投加時,先於其它水處理藥劑投加的時間不宜少於3min。
經過高錳酸鉀預氧化的水必須通過濾池過濾。
高錳酸鉀預氧化的藥劑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並應控製,用於去除有機微汙染物、藻和控製臭味的高錳酸鉀投加量可為0.5~2.5mg/L。
高錳酸鉀的用量在12kg/d以上時宜采用幹投。濕投溶液濃度可為4%。
46、簡述混凝的機理?
答:主要有三種混凝理論,分別是:
電性中和:投入混凝劑提供大量的反離子,由於反離子濃度的增加,擴散層厚度變薄,滑動麵上的電位降低,排斥勢能降低,當排斥勢能與吸引勢能相等時便發生凝聚吸附架橋:高分子物質的混凝劑(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非離子型)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及鏈狀結構,與膠體形成“膠體—高分子—膠體”絮凝體,高分子物質起架橋作用。
網捕或卷掃:當鋁鹽或鐵鹽混凝劑投量很大而形成大量氫氧化物沉澱時,可以網捕、卷掃水中教理以致產生沉澱分離,稱之為卷掃或網捕作用。
47、簡述常用的混凝劑有哪些?
答:無機混凝劑主要包括:呂係(硫酸鋁、明礬、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鋁(PSC)等);鐵係(三氯化鐵、硫酸亞鐵、聚合氯化鐵(PFC)、聚合硫酸鐵(PFS)等)。
有機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陰離子性、兩性型、非離子型。
48、隔板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絮凝時間宜為20~30min;絮凝池廊道的流速,應按由大到小漸變進行設計,起端流速宜為0.5~0.6m/s,末端流速宜為0.2~0.3m/s;隔板間淨距宜大於0.5m。
49、機械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絮凝時間為15~20min;池內設3~4擋攪拌機;攪拌機的轉速應根據漿板邊緣處的線速度通過計算確定,線速度宜自擋的0.5m/s逐漸變小至末擋的0.2m/s;池內宜設防止水體短流的設施。
50、折板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絮凝時間為12~20min。
絮凝過程中的速度應逐段降低,分段數不宜少於三段,各段的流速可分別為:
段:0.25~0.35m/s;第二段:0.15~0.25m/s;第三段:0.10~0.15m/s。
折板夾角采用90°~120°。
衡美水處理專注水處理設備生產研發十五年,為您量身定製水處理解決方案!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