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水處理?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種先進、實用的水處理技術——農村生活垃圾汙染及水汙染綜合整治技術。
農村生活汙染包括農村居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汙水及糞便等汙染物。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生活汙染向多樣化、總量變大的趨勢發展,如果處理不到位,將會嚴重汙染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影響人居生活質量。因此,控製農村生活汙染、尋求合適的治理模式,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中之重。
一、農村生活汙染現狀
1、農村生活垃圾產排現狀
隨著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種現代工業日化消費品的普及,產生了大量的生活汙水及生活垃圾,垃圾種類也趨向複雜化。但是大部分村落沒有相應的處理處置設施及轉運措施。
據調查,我國農村人均日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86kg,其中,隨意堆放的垃圾為0.32kg;而截至2007年,全國僅有26.8%的行政村設有垃圾收集點。居民將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在農村荒地及河流中,不僅占用土地,還會影響環境衛生影響居民健康。
農村生活垃圾成分複雜,可分為有機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等。不同地域的農村地區由於自然、社會經濟條件不同,產生的生活垃圾組成不盡相同,但總體上有機垃圾是各地區農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
舉例而言,曲周縣王莊村為華北平原典型的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村地區,生活垃圾組成簡單,主要分為有機垃圾、無機垃圾、塑料垃圾及有害垃圾4大類,其中有機垃圾占比56.76%,前兩者占比在90%以上;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和睦澗村為江南地區典型的魚米之鄉,經調查,生活垃圾中有機垃圾占比可達55%;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為代表的山區農村,生活垃圾主要組分為可降解類有機垃圾,平均占比為48%,可回收垃圾平均占比為26.34%。
2、農村生活汙水產排現狀
農村生活汙水包括灰水和黑水,灰水包括廚房用水、洗衣用水和洗浴用水等,黑水即糞便衝洗水。
農村生活汙水具有以下特點:
(1)水量變化大、排放不均勻。
(2)由於農村地區人口聚居分散,排水管網缺失,生活汙水排放分散、收集困難。建設部《村莊人居環境現狀與問題》調查報告顯示,經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9個省43個縣74個村莊的入村入戶調查,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和汙水處理係統,生產、生活汙水隨意排放。
(3)農村生活汙水可生化性好,幾乎不含有毒有害有機汙染物。近年的農村調查監測顯示:大部分農村的水源中,COD、NH3-N、TP、大腸杆菌、陰離子表麵活性劑、重金屬等指標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標。
(4)大部分汙水無序排放,處理率低。
不同地區的農村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人們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及水文等自然條件存在差異,生活汙水的排放特征也大相徑庭。據調查,在江蘇省農村地區,蘇南農村人均生活排水量為40~50L/d,蘇中為25~30L/d,蘇北為20~25L/d,平均ρ(COD)=120~400mg/L,ρ(BOD5)=80~200mg/L,ρ(SS)=70~220mg/L,汙水可生化性較好。而在四川省農村地區,農民的汙水排放量為70~110L/d,排放總量較小但變化幅度大;生活汙水水質不是很差,但波動範圍極大:ρ(SS)=100~500mg/L,ρ(COD)=62.06~314.05mg/L,ρ(NH3-N)=3.59~40.50mg/L,ρ(TP)=0.45~12.11mg/L;pH值波動較大,但範圍均在6~9。
二、農村生活汙染綜合處理模式的選擇
我國幅員遼闊,農村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域間農村的水資源條件、地形地貌、村莊的規模布局及聚集程度、經濟水平、道路交通條件、當地風俗習慣、居住方式等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因地製宜,選擇合適的生活汙染處理模式。根據上述因素,現今農村生活汙染的綜合處理模式可以分為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就地集中處理模式以及分散式家庭處理模式。
1、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
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即生活垃圾以“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或“村集中、鎮轉運、區清運、市處理”的模式納入城鎮生活垃圾處理係統處理;而生活汙水則通過城鄉汙水管網收集統一納入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
該模式適用於離城鎮地區距離較近、道路交通發達、擁有較完整的汙水收集管道的近郊村落。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的優點是城鎮生活汙染處理係統技術成熟,通常采用的大型生物處理工藝處理汙水效果好且穩定;不需要在當地建立額外的生活垃圾或汙水處理設施,土地資源占用少;無需配備專業的汙水處理、運行管理技術人員,減少了當地的人力投資。但該模式的缺點是生活垃圾運輸成本高,且該模式處理農村生活汙水的前提是近郊村落建立完善的農村汙水排放與收集管網係統。
2、就地集中處理模式
(1)農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處理模式
農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處理模式,即聯合一個或多個村莊,利用堆肥、填埋等技術在當地建立合適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對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統一處理。該模式適用於離市區較遠、但規模較大或幾個村落毗鄰而居、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該模式的優點是初期投資和後期運行費用低、運輸費用少;可根據當地村落條件建立合適的處理設施,傳統的堆肥、填埋工藝操作簡單。其缺點是堆肥、填埋技術均易產生二次汙染。
(2)農村生活汙水就地集中處理模式
農村生活汙水就地集中處理模式,即對於規模較大的村莊或聯合多個鄰近村莊,通過汙水收集管道集中到當地建立的中小型汙水處理設施進行統一處理。目前國內外已有的小型集中式生活汙水處理技術包括高效藻類塘處理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技術、蚯蚓生態濾池技術、人工濕地技術、土壤滲濾技術等。其中,蚯蚓生態濾池技術適用於50~300戶集中性農戶生活汙水的處理。該模式適用於規模較大、布局較緊密、經濟較發達的偏遠單村或聯村,其特點是村落內需要配套較完善的汙水收集管網,汙水處理設施以生物處理和自然處理為基礎,工藝較為成熟。其優點是可滿足中大型偏遠村落生活汙水處理的需要;缺點是傳統好氧生物處理技術能耗較大,而土地處理技術占地麵積較大,投資相對高,需要專人日常管理運行設備。
3、分散式家庭處理模式
(1)農村生活垃圾家庭處理模式
農村生活垃圾家庭處理模式是指以家庭為單位,將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除有機垃圾可並入生活汙水處理以外,可回收垃圾經分揀後可進行綜合利用或送到回收站再利用,建築垃圾及灰石渣土可用作農村道路的鋪設,而剩餘垃圾可就地填埋。該模式適用於布局分散、規模較小、經濟不發達的偏遠農村。由於村落人口密度較低、經濟水平不高而環境容量較大,因此垃圾產生量小且組成相對簡單,村落自行消化即可解決生活垃圾問題,但要求村民有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
(2)農村生活汙水家庭處理模式
農村生活汙水家庭處理模式主要針對單戶或多戶家庭,采用家庭式一體化處理裝置等分散型水處理設施處理家庭灰水,現今國外應用較廣泛的分散型水處理設施主要有日本的小型淨化槽技術、澳大利亞的“filter”汙水處理係統、韓國濕地汙水處理係統等;而黑水及家庭產生的有機垃圾(主要為廚餘垃圾)可通過堆肥或沼氣工藝進行資源化處理。該模式適用於布局分散、地形複雜、汙水不易集中收集處理的村莊。相比大規模集中式生活汙水處理模式,分散型處理裝置建設周期短、無需鋪設長距離輸送管道、基建費用低,並可根據當地條件靈活布局、可進行一體化設計。但其缺點是處理效果容易出現波動,簡易的堆肥裝置肥效低且容易出現二次汙染,而低溫、低汙水濃度是沼氣技術限製因素。
對於農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不管采用何種模式,都需提高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建立並完善配套的環衛裝置及設施,及時清理改造現有的不合理垃圾收集點,避免垃圾滲濾液對土壤及河道造成二次汙染;垃圾分類收集與分類處理相互結合,過於單一的垃圾處理工藝會降低垃圾分類效果。對於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需要提高村民的節水意識。不管采用何種模式,都需完善村落的汙水排放與收集係統,按照村落布局合理設計汙水管網;將垃圾處理模式與汙水處理模式有機結合,根據農村自然、經濟及社會條件因地製宜選擇合理的多元化生活汙染處理模式。
三、農村生活汙染處理工藝的選擇
1、選擇農村生活汙染處理工藝,特別是生活汙水的處理工藝時,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1)因地製宜原則。充分考慮到當地農村的地形地貌、布局特點,特別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村民收入情況,量力而行地建設投資、能耗與當地實際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處理效果又穩定的處理技術。
(2)達標排放原則。出水必須滿足相關排放標準。同時擁有與今後不斷提高的標準相匹配的提升空間,充分考慮到未來生活汙水出水資源化的必然趨勢。
(3)操作簡便,管理容易原則。考慮到農村地區相關環保技術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應選擇日常運行效果穩定可靠、操作簡便管理、簡單的生活汙染處理工藝。
2、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藝
不同類別的農村生活垃圾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處置,最終目的是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目前常用的生活垃圾處理工藝主要有堆肥、衛生填埋、焚燒、厭氧消化等方法。
3、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藝
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藝可分為生物處理技術及生態處理技術兩大類。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大類;生態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濕地、穩定塘、土地滲濾係統。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兩大類技術都是從末端治理出發,而過程控製對農村生活汙水的控製尤為重要,生態廁所對黑水的後續處理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四、農村生活汙染綜合整治技術路線設計
單一處理技術通常難以滿足對生活汙染的有效治理、汙水的達標排放或回用的要求。對農村生活汙染的綜合整治,應將治理模式的選擇與組合工藝的選擇有機結合起來。該技術路線的關鍵單元是生活汙水生物處理與生態處理相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分類處理相結合,可根據村落實際情況選擇村級或戶級處理規模。
五、總結與展望
1、合理選擇農村生活汙染治理模式與處理工藝
對於農村生活汙染綜合處理模式的選擇,應做到因地製宜,選擇合適的處理模式、靈活地組合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的處理工藝,如偏遠地區的散落村戶可選擇家庭式一體化處理模式,而經濟發達的農村聚集區可選擇集中處理模式。對於農村生活汙染處理工藝的選擇,既要考慮到經濟適用原則,又要考慮到達標排放原則,生活汙染經工藝處理後不危害農村的生態環境是工藝選擇的最基本前提。
2、完善法規體係,規範技術標準
從更高的層麵來講,完善的法規體係、規範的技術標準是展開農村生活汙染綜合整治的前提。我國在相關方麵的法律法規體係不健全,缺少配套措施和技術規範。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已形成完善的分散型汙水治理體係,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例如,日本推出淨化槽技術配套技術指南《淨化槽的結構標準及其解說》及《農業村落汙水處理設施設計指針》,對運營模式也有詳細的規範,這對我國農村生活汙染的綜合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我國當前需要借鑒國外先進的成功案例,總結我國現行的處理模式和經驗,因地製宜、更加合理的選擇治理模式,推動美麗鄉村生活環境綜合治理。
衡美水處理為您帶來全方位的水處理服務,讓您高枕無憂!
衡美水處理是您最好的選擇!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