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 發布於 2018-08-31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聞發布會現場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黨中央國務院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李克強總理連續四年召開“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對“放管服”改革工作進行部署。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放管服”改革工作,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努力推動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今天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全係統視頻會議,李幹傑部長對全國生態環保係統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作出安排,提出要求。
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崔書紅司長、規劃財務司汪鍵副司長,介紹生態環境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麵,我先通報生態環境部近期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集中開展“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
2017年11月,經中央紀委批準,中央紀委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嚴肅查處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中國工程院原院士、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體汙染控製與治理”原技術總師孟偉嚴重違紀問題。為充分發揮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推動生態環保係統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生態環境部黨組和駐部紀檢監察組決定在全國生態環境係統組織開展“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
2018年7月3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全國生態環保係統“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動員部署會,李幹傑部長作動員講話,駐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吳海英對專項治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李幹傑部長強調,全國生態環保係統要把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麵,堅決完成專項治理各項任務。吳海英組長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範責任,爭做生態環保鐵軍的標杆,爭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模範,以上率下,發揮好“頭雁效應”。
按照專項治理工作部署,9月份,生態環境部黨組將帶頭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結合孟偉嚴重違紀案件審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查找部黨組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履行全麵從嚴治黨政治責任、選人用人、建立長效機製等方麵存在的問題,製定整改措施,將管黨治黨責任落細落小落實。9—10月份,部係統所有黨支部將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全體黨員幹部深刻汲取孟偉嚴重違紀案件教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明確整改事項和具體措施。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正處於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全國生態環保係統將以專項治理工作為契機,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淨化風氣,提升境界,凝心聚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把新時代全麵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為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場大仗、硬仗、苦仗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完成第二次汙染源普查清查定庫工作
根據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總體安排,生態環境部於日前完成了清查定庫工作。
一是形成清查底冊。收集整理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和原國家工商總局、原國家質檢總局以及國家電網等單位提供的基本單位名錄,篩選出疑似排汙單位工業源740萬家、規模畜禽養殖場80萬家,並經過各地補充完善,最終形成疑似排汙單位共計1001萬家的清查底冊。
二是開展拉網式排查。印發普查清查、生活源鍋爐清查、入河(海)排汙口普查與監測等技術規範;舉辦係列清查技術培訓,指導各級普查機構對照清查底冊,開展拉網式排查。最終,確定全國納入普查的調查對象數量累計333.25萬家,其中工業源266.6萬家、規模畜禽養殖場38.2萬家、生活源鍋爐8.7萬台、入河(海)排汙口11.4萬個、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8.3萬個。
三是嚴格質量管理。形成縣一級審核全覆蓋、省市兩級開展質量核查、國家開展質量抽查檢查的全過程質量管理體係。省市兩級普查辦下沉一級開展質量核查工作,省級核查覆蓋所有地市,每個地市抽取兩個縣(市、區)30%的鄉鎮開展核查;市級核查覆蓋所有縣(市、區),每個縣(市、區)隨機選取兩個鄉鎮開展核查;縣級普查機構全麵開展自查自審工作,覆蓋每一條清查記錄。
生態環境部對31個省級行政區域清查工作進行了檢查,並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對各地上報的數據進行了匯審。通過技術指導和質量管理,確保清查對象“不重不漏不錯”,完成清查定庫工作,具備全麵入戶調查的條件。
三、對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強化督查
8月20日,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進入第六輪次,按照生態環境部總體安排,從本輪次起,將汾渭平原11城市(包括山西省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陝西省西安、鹹陽、寶雞、銅川、渭南市以及楊淩示範區),146個縣(市、區)納入範圍,全麵開展督查。
8月20日至25日,290個督查組共檢查17323個企業(點位),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1036個,其中派駐汾渭平原11城市的90個督查組共檢查4416個企業(點位),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598個,占全部問題數的57.7%。
從督查情況看,汾渭平原的涉氣環境問題呈現出問題突出、類型多樣的特征,主要存在“散亂汙”企業整治不徹底、應淘汰的燃煤鍋爐未拆除、工業企業未安裝汙染防治設施、汙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突出問題。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從以下幾個方麵進一步強化督查效能。
一是緊盯問題排查,各督查組將繼續以發現問題為導向,按照工作總體安排,重點圍繞工業企業、“散亂汙”、燃煤鍋爐等問題,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二是公開曝光違法企業,緊盯落實整改,督促落實政府的監管職責及企業主體責任。
三是以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為核心方法,督促地方舉一反三,履職盡責,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四、“綠盾2018”專項行動開展巡查工作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要求,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限期進行整治修複。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召開了視頻會議,印發了實施方案,對“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進行安排部署。
8月下旬到9月下旬,生態環境部聯合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和中國科學院對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綠盾2018”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巡查。巡查工作於2018年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進行,為期一個月。
本次聯合巡查分12組,對31個省(市、區)全覆蓋。本次巡查重點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批示要求進行整治的自然保護區(地)、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媒體曝光或審計通報的自然保護區以及問題突出的其他自然保護區。巡查內容包括:2017年以來新增的違法違規問題核查整改情況;“綠盾2017”專項行動問題整改情況“回頭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機構建設、人員保障、資金保障等情況;“綠盾2018”專項行動問題台賬的建立和銷號製度執行情況等。
為保證巡查工作有的放矢,生態環境部對全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長江流域自然保護地的問題進行了梳理,篩選出列入巡查範圍的自然保護地及其問題清單進行抽查。各巡查組將深入實地進行檢查,核實存在問題的點位。巡查工作設立了舉報電話並在當地主要媒體公布,廣泛征集違法違規問題線索,並邀請媒體記者隨行跟蹤報道,向社會公開巡查工作進展。目前,已有11個巡查組進駐地方開展巡查工作。
下一步,為確保巡查效果,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將對查處和整改問題不力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進行公開約談,督促其整改。
三、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每周一榜”
生態環境部 發布於 2018-08-31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