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水處理?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汙水處理知識——汙水提升泵站文明施工方案。
一、編製依據
1、《中國石油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工程化工區中間罐區汙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圖》(920-525-01C-2505)
2、《工程測量規範》(GB 50026—93)
3、《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2---2002)
4、《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
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4---2002)
6、《現澆混凝土樓麵與屋麵板》(04G101-4)
7、《防水套管》(02S404)
8、《矩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05S804)
9、《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埋件》(04G362)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地處四川省彭州市隆豐鎮境內,原為農田地,地勢比較平坦。水、電、交通比較方便。
1、工程概況
(1)工程名稱:中國石油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工程化工區中間罐區工程
(2)建設單位: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
(3)勘察單位:
(4) EPC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
(5)施工單位:中國石化
(6)監理單位:北京興油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
(7)質量監督:中國石油質量監督站蘭州站
(8)工程地點:中國石油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工程化工區中間罐區施工現場
(9)建設工期:開工日期2010年;竣工日期
2、設計概況
水池構造:本工程為鋼筋混凝土汙水池及提升泵站,矩形平麵尺寸14.000m×8.000m,深4.500m。整體結構采用HPB235(Ø)、HRB335(Φ)鋼筋、C30S6級抗滲鋼筋混凝土澆築。池底板下C10素混凝土墊層,水池內壁及底板上部塗水泥基滲透結晶性防滲塗層,厚度不小於1mm。
3、施工部署
汙水池及提升泵站的施工流程:定位放線→基礎土方開挖→驗槽→墊層混凝土澆築→汙水池放線→汙水池底板、混凝土牆至施工縫鋼筋製安→施工縫鋼板止水帶安裝→汙水池底板、混凝土牆至施工縫模板製安→汙水池底板、混凝土牆至施工縫混凝土澆築→汙水池牆柱至梁、板底鋼筋製安→防水套管安裝→汙水池牆柱至梁、板底模板製安→汙水池牆柱至梁、板底混凝土澆築→汙水池梁、頂板鋼筋製安→汙水池梁、頂板模板製安→汙水池梁、頂板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養護、拆模→水池內壁及底板上部塗水泥基滲透結晶性防滲塗層→蓄水試驗→土方回填→驗收。
三、施工準備
做好施工現場的“四通一平”工作,即水通、電通、道路通、通訊通及場地平整。搭建好生產、生活設施,落實生產技術準備工作。
1、生產準備
(1)場地平整和布臵
場地平整使用機械配合人工,以場地地形條件進行平整,場地布臵依據平麵布臵圖進行。
(2)臨時用電布局
施工用電量確定後,根據用電設備的布局,現場采取地下埋設電纜,設臵施工現場總配電室和分配電箱,嚴格按照施工臨時用電技術規範JGJ46—88標準進行現場布臵。
(3)現場用水
根據業主指定水源按現場平麵布臵埋設引至貯水池及其它用水處。臨時用水應按照要求安裝水表。
2、技術準備
在接到施工圖紙後,項目部和施工組的各級技術人員、質檢員、施工員要認真熟悉圖紙,技術部門負責組織好圖紙會審,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總包單位和監理。
開工前項目部應組織參與該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學習相應的規範、技術要求、驗收標準,熟悉施工圖紙等,並由項目部土建技術人員向施工組進行技術交底,施工組技術員應對各工序的施工人員進行工序技術交底,使參戰人員明確質量目標、施工方法、工藝流程、操作規範、驗收標準及技術要求,安排技術人員進行施工測量、原材料檢測和報驗。
3、根據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的要求,製定施工機具需用量計劃和勞動力需用量計劃
(1)主要施工機具需用量計劃見下表:
(2)勞動力需用計劃見下表
四、主要項目施工方案
1、定位放線
落實專人負責製,設一名工程師專責施工放線,配測量工2人。 執行一切定位、放線均經自檢、專職質檢員驗收後,報監理工程師、業主代表驗收。
2、土方工程
(1)土方開挖
A、工藝流程
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放線→沿灰線開挖土方→分層作業開挖→修整槽邊→底角清理→檢測驗收→轉下道工序。
本工程的建築位臵及方向的定位控製線(樁),標準水平樁及基槽的軸線、灰線,必須經過檢驗合格,且辦完報驗手續。
施工場地應清理整平,且有排水坡度,挖臨時性排水溝。
基槽開挖時挖出的土,按要求全部運至甲方指定地點(預留地)。達到標化工地、文明現場的標準。
B、施工方法
a、挖土方法采取先上後下、逐層開挖,在挖到距坑槽底500mm以內時應抄出平線。在基坑四角槽幫釘木橛做出水平標高標誌,明確槽底標高。確定槽寬時,應由兩端引樁拉軸線,用鉛垂法引至坑底,檢查坑邊尺寸。最後清除土方,修整槽寬鏟平槽底。
b、開挖基坑不得超過坑底標高,如發生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應征得設計人員同意後,才能做地基處理。
c、基坑應連續開挖,盡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麵水流入坑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
d、注意天氣情況,遇到有雨天氣,要采取防雨措施。
e、基礎坑槽挖至設計標高時,應會同有關單位人員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基坑,經處理合格後,進行下套工序施工。
f、為確保汙水池施工不受雨水的衝刷,沿混凝土墊層外側每邊放出300mm的工作麵,並沿基礎外側挖排水溝《500(300)*300 mm》和集水井φ800*1000mm,沿汙水池四角共設臵4個,排水溝向集水井設3%的排水坡度,下雨時及時用水泵排除雨水。
C、質量要求:
對定位樁、軸線引樁、水準點、龍門板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不得坐在龍門板上休息。
D、基礎坑槽土方開挖質量檢查標準見下表。
(2)土方回填
A、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坑內積水,淤泥,雜物及大的碎塊等,並分層回填夯實,直至滿足設計要求,並做好填土試驗、隱蔽驗收和檢查記錄。
B、所有回填土料,必須按四川石化和設計要求的粒徑全部過篩。采用裝載機裝車、載重汽車運至基礎外圍,然後由人工運到坑(槽)內,平板振動夯實機、振動衝擊夯夯實,分層進行回填。
C、回填土優先采用挖出後留臵好土,不得使用含有有機雜質、腐植土和淤泥等。土的含水率應控製在最佳含水率。
D、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人工打夯每層鋪土厚度200 mm,每層夯實遍數3-4遍,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200-250mm, 每層夯實遍數不少於3遍。打夯時,要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密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回填土施工時,不得在地麵受荷較大部位接縫,上下層的接縫距離不得小於500mm。
E、回土方法
a、土方回填由最低部分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深淺坑相連時,應先分層填深坑,相平後與淺坑全麵分層填夯。
b、本工程的四周填土,應對稱填土夯實。如分段填築,交接處填成階梯形。
c、蛙式打夯機,兩台平行時,其間距不得小於 3.0m,在同一夯實路線上,前後間距不得小於 10.0m。
F、填土工程質量標準
G、安全要求:
a、必須檢查工具是否完好,如鎬頭和鎬把、鍬頭和鍬把是否堅固。開挖人員應有足夠的間距。
b、挖掘土方應自上而下進行,不許采取掏空底腳的辦法。在施工過程中,如遇到管線、電纜、流砂等以及發現不能辯別的物品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待弄清情況及采取措施後方可繼續施工。
c、在基礎坑槽的邊緣及土壤的自然坡角範圍內不得安設施工機械及通行運輸機械,如經計算滿足承載能力,方可安設或通行。
d、所有人員不應在地坑槽內休息。
3 、C10混凝土墊層
用經緯儀依據地麵軸線控製點向下投測,以所投測的線控製細部尺寸,根據汙水池基礎平麵圖進行放線,由總包單位及現場監理複核檢查後,根據軸線安裝模板。模板施工方法為:采用15㎜厚多層板,上下邊緣用50*100木方加固在模板外側,支模時,在模板接縫處上麵用短板頭連接,模板高度100㎜。模板加固,在模板外釘50*100短木方支撐(@800),並與鋼筋樁固定。模板檢查合格後,澆築C10混凝土墊層並振搗密實,隨即用木蟹搓平,等混凝土表麵上浮的泌水排除後,進行第二遍木蟹搓平,以防混凝土墊層收縮裂縫,同時用鐵抹子將墊層表麵抹光。
4、鋼筋工程
(1)鋼筋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控製程序如圖
(2)前期工作
A、鋼筋質量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的規定。
a、混凝土結構配筋,采用熱軋鋼筋,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規定。
b、鋼筋出廠必須有鋼廠質檢部門提供的出廠合格證和說明書,合格證的內容要齊全,結論準確,並有相應印章和標準編號。
c、鋼筋進場按複試規定,且見證取樣,試驗數必須滿足要求。
B、鋼筋加工綁紮等必須進行技術交底。
C、材料準備:鋼筋、鋼板、焊條、焊劑、焊條烘焙等必須到位,符合設計要求。
D、作業條件:
a、鋼筋焊工必須考試合格焊工。
b、焊接試件試驗必須合格。
c、模板驗收合格
d、保護層30 mm厚墊塊製作完畢。
(3)施工方法
A、鋼筋加工操作程序
汙水池鋼筋綁紮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底板、混凝土牆至施工縫鋼筋綁紮;第二階段牆柱至梁、板底鋼筋綁紮;第三階段梁、頂板鋼筋綁紮。
B、鋼筋加工製作,采用鋼筋作業棚內機械加工,集中下料和配料,按鋼筋加工製作的順序,依據施工圖,繪製出各種形狀、規格的鋼筋加工圖,並加以編號,分類堆放。
C、鋼筋加工質量標準:
a、鋼筋製作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mm)
b、鋼筋加工前,應先行調直,使無局部彎折,調直鋼筋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Ⅰ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Ⅱ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
c、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Ⅰ級鋼筋末端彎鉤要求。
Ⅱ級鋼筋末端彎折要求
箍筋彎鉤應135°。
D、鋼筋接頭
a、焊接接頭。接頭形式,直徑≥16的縱向鋼筋,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工藝及質量驗收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的規定。
b、鋼筋焊接綁紮接頭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的規定。
鋼筋搭接及綁條焊焊接接頭。接頭不宜設臵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範圍內,接頭應相互錯開,接頭中心至接頭中心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5倍,且不小於500 mm。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麵麵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麵麵積的50%,但不宜超過50%。
(4)鋼筋緒紮
A、底板鋼筋綁紮安裝
a、用色筆從中間向兩邊劃出底板鋼筋縱橫分擋標誌,擺下層鋼筋,先下後上,擺放鋼筋宜從中間向兩邊順序進行。
b、進行下層鋼筋綁紮。雙向受力的鋼筋相交點均應綁紮,單向受力鋼筋,靠底板四周(含坑槽)外圍兩行相交點全部綁紮,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綁紮。綁紮方法宜采用一麵順扣,適當加一些十字花扣。一麵順扣綁紮,相鄰點進絲扣方向應轉90°,即相鄰綁紮扣成八字形,十字梅花扣1m左右加一個為宜。以避免鬆扣和位移。鋼筋為圓鋼時,彎鉤應朝上。
c、在綁紮底板下層鋼筋的同時,應將牆、柱的伸入底板部分豎筋按設計要求分檔擺放並綁紮固定牢靠,分層澆築砼時,牆的橫筋在高出砼麵上至少應綁紮一根,柱的箍筋至少綁紮一道。
d、綁紮保護層墊塊,宜一平方米一塊,綁在縱橫筋交點下麵。
e、擺放鋼筋支架,支架的間距應根據上層鋼筋直徑和密度計算確定,一定用鋼筋或型鋼製作,間距不宜大於2m。擺上層兩個方向的定位鋼筋,在定位鋼筋上用色筆劃出分檔標誌,然後穿放縱向(下麵)鋼筋,再放橫向(上麵)鋼筋,綁紮方法同下層。上層鋼筋使用圓鋼時彎鉤應朝下。
f、底板上下層鋼筋有接頭時,應按不超過25%的要求錯開。其位臵和搭接長度均應符合設計或施工驗收規範要求。接頭方法,一般有綁紮接頭、對焊接頭。采用綁紮接頭時,應在鋼筋接頭的兩端和中間用鉛絲紮牢。本工程采用綁紮接頭, 上下層馬凳用Φ14鋼筋@800*800,馬凳鋼筋長度為(150+上下層鋼筋間距)*2+100。
B、牆柱鋼筋綁紮安裝
a、清掃、劃(彈)線。凡要劃(彈)線的地方都必須清掃幹淨,以後才能進行劃(彈)線。在底板上或澆出的牆上劃(彈)出牆的中(軸)線或邊線。
b、立定位鋼筋和綁紮鋼筋。先立2-4根豎筋,在下部和齊胸處各綁一根橫筋定位,豎筋固定時應吊線,豎筋下部接頭應搭接綁紮牢或焊牢。然後在豎筋上劃好橫筋分檔標誌,在定位橫筋上劃好豎筋分檔標誌,按分檔標誌擺放、綁紮其餘豎筋,最後綁紮其餘橫筋。雙排鋼筋的牆體,先綁紮靠已立模板一側的鋼筋。牆體鋼筋應逐點綁紮,綁紮方法宜用一麵順扣,相鄰點進絲方向要變換90°,即相鄰點綁紮扣成八字形。每隔1m左右應加一個纏扣。
c、豎筋與伸出筋(插鐵)接頭應錯開,其位臵和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或施工驗收規範要求。
d、雙排鋼筋之間應綁紮拉筋或支撐,其間距宜保持1m左右,相互錯開排列。
e、在雙排鋼筋外側綁紮保護層墊塊或卡塑料卡環,以保證保護層的厚度。保護層塊每m2一塊為宜,交錯排列。
f、設計要求加筋的洞口,豎筋要用線錘吊線,橫筋要水平,斜筋應先找中點和角度,均應按設計要求位臵綁紮。
g、轉角處的斜筋,穿插綁紮,位臵要準確。
h、各種伸出鋼筋,應按設計要求設臵,為保證其位臵準確,應臨時加筋固定。
i、配合其他工種安裝預埋鐵管件,預留洞口,其位臵、標高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j、各節點的抗震構造鋼筋及其錨固長度和彎鉤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綁紮。
C、頂板鋼筋綁紮安裝
當頂板有不同標高時,鋼筋綁紮安裝應先低後高,有梁時,先梁後板。
a、清掃模板上的垃圾,如刨花、碎木塊、電線管頭等雜物,核查模板尺寸。
b、彈(劃)線。用墨線或粉筆在模板上彈(劃)好主筋和分布筋的間距。
c、擺放下層鋼筋。先擺受力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線管、預留孔及時配合。
d、綁紮同底板。
e、墊保護層墊塊,加鋼筋支架(凳),上下層馬凳用Φ12鋼筋@800*800,馬凳鋼筋長度為(150+上下層鋼筋間距)*2+100,並和上下層鋼筋綁紮聯成整體,以保證上層鋼筋的位置。
f、負彎矩鋼筋,要每個扣綁紮。
g、上層牆柱的插筋在綁紮下層筋時應按設計要求插入綁牢,並在出砼麵上加綁一根鋼筋或一個鋼箍,以保證插筋的位臵不位移。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