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汙泥法是汙水處理的核心工藝,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
一是微生物的增殖規律;
二是活性汙泥法運行中的5大問題及對策。
一、微生物的增殖規律
活性汙泥法是一門關於人類組織微生物吃有機物的學問。
為了使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達到最佳的吃貨狀態,人們總結、發明了各種參數、技術、工藝;可以說,生化係統中的一切手段都是為了“吃有機物”這一核心宗旨。
活性汙泥微生物增值規律,指的是在溫度適宜、溶解氧含量充足、不存在抑製性物質的條件下,微生物隻受食量(有機物)影響的情況下的增殖規律。
簡單通俗來講,就是研究微生物社會在不同“經濟狀態“下的“人口”增長規律。
學習這一知識點的目的是為了搞清屎量(有機物)和微生物量二者的關係控製到什麽程度較好,也就是找到能使曝氣池達到最佳運行工況的食微比。
也就是搞好微生物社會的“計劃生育”。
科學上,把活性汙泥微生物增殖過程可分為適應期、對數增長期、減衰增殖期和內源呼吸期四個階段。
哪個階段是最佳的活性汙泥運行工況呢?下麵一一解析。
1、適應期
水土不服、胃口不佳
一少部分活性汙泥最初進入某一新的環境,就像人最初進入某一陌生環境,一開始肯定會有些水土不服,需要先熟悉適應。
在這個階段內,隻有微生物個體發生一些調整,包括菌體體積增大、酶係統調整,尚未開展吃有機物的工作,可以理解為調整胃口、適應水土的過程。這個階段,池子裏麵的有機物自然不會減少。
適應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汙水的成分,這跟人一個道理,你從國內的一個地方到國內的另一個地方需要的適應期一般比你從國內到國外的適應期要短。
2、對數增長期
大口狂吃、快速繁殖
火力壯、難沉降
這個階段,微生物適應了環境、調整好了胃口,且池子裏麵的屎量未被消耗,十分充足。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就是,全員微生物卯足了勁兒、大口大口地狂吃,有點兒類似於經曆了小餓的吃貨在自助餐廳的狀態,就是肆無忌憚的狂吃。
此外,在狂吃的過程中還會不停的繁殖,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吃貨加入到吃屎大軍中,幾十分鍾內就可以繁殖一代,子子孫孫,增殖非常快速,這就是所謂“對數”的由來。
套用屎微比(F/M)的概念,這個階段F/M最高,食物充足,微生物吃得快、生得快。這個階段的微生物生命力生猛、活力極強,反映到工程屬性上就是汙泥凝聚性能差,不易沉澱;就好比一個社會年輕人多、火力壯,往往很難冷靜(沉降)。
3、減衰增殖期
食速減緩、增殖變慢
活力減弱、易於沉降
由於微生物繁殖太猛,隨著“吃屎”進程的推進,屎量會逐漸變得不足;這就好比孩兒生得太多,口糧(也就是有機物)不夠吃了。
這個階段極其類似於貧困年代。因為食物不充分,微生物吃食的速度會有明顯下降,沒得吃自然也就沒得生了,因此增殖速率也會隨之下降。類比人類社會,相當於出生率和死亡率齊平。
總體而言,本階段盡管微生物的總量還在增長,但是因為吃得不太夠,整體表現得有些“蔫兒”,整個的狀態極類似於一個進入穩態的社會,也就容易冷靜(絮凝、沉澱),表現在工程上就是活性汙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澱性能均較好。
同時因為缺吃的,所以就吃得比較幹淨,反映到工程上就是有機物去除率高。
由於沉降性能好、去除率高,活性汙泥法會將曝氣池的運行工況控製在這個狀態。
4、內源呼吸期
屎耗盡、自消耗
無機化、凝聚差
這個階段屎量消耗殆盡,基本上沒什麽可吃的,就相當於人類的大饑荒年代。微生物靠消耗自己的細胞壁等維持生命,好比人吃不上東西就會消耗脂肪、肌肉,當然最終還是會被餓死,因此,這個階段叫內源呼吸期,就是吃不到屎靠消耗自身儲存的物質維持生命的階段。
當然,反映到工程表現為汙泥無機化程度高、沉降性良好、凝聚性較差,汙泥逐漸減少。
實際應用中一般不把這一階段作為運行工況,但也有采用,如延時曝氣法。
綜上,根據各個階段吃屎的狀態以及微生物本身的狀態可知,減速增長階段是活性汙泥法中曝氣池的最佳運行工況。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